海马汽车基本面发生了什么变化?
海马汽车(000572.SZ)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的转型,一直是市场争论的焦点。2023年,海马汽车实现营业收入约25.4亿元,同比下滑11.8%;归母净利润亏损2.2亿元,连续第五年亏损。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:

- 传统燃油车销量持续下滑,主力车型S5、S7月销量不足千台;
- 新能源转型投入大,但首款纯电车型7X-E上市时间较晚,销量爬坡缓慢;
- 资产处置收益减少,2022年靠出售房产与股权“扭亏”,2023年无类似大额收益。
海马汽车股价走势的“三段论”
第一段:2020年—2021年,政策刺激下的“翻倍行情”
2020年4月—2021年2月,海马汽车从最低2.28元一路涨至最高8.95元,涨幅接近300%。核心催化剂是海南自贸港政策+小鹏代工概念。当时市场认为海马将成为“海南特斯拉”,情绪极度亢奋。
第二段:2021年—2022年,业绩证伪后的“腰斩”
2021年3月起,股价从8元上方快速回落至3元区间。原因有三:
- 小鹏自建工厂,代工订单预期落空;
- 2021年报再度亏损,摘帽预期破灭;
- 新能源赛道竞争激烈,海马缺乏核心技术。
第三段:2023年至今,低位震荡的“箱体”
2023年全年,海马股价在3.2—5.1元之间反复震荡,成交量持续萎缩。箱体下沿3.2元对应市净率0.9倍,上沿5.1元对应市净率1.4倍,资金博弈明显。
海马汽车股票还能买吗?
先看估值:PB低于1倍是否等于“便宜”?
截至2024年5月,海马汽车每股净资产3.45元,股价3.6元,PB约1.04倍。表面看低于整车行业平均PB 1.8倍,但需警惕:
- 净资产中近40%为投资性房地产与闲置土地,变现能力存疑;
- 扣非净利润连续五年为负,资产盈利能力弱。
再看催化剂:2024年有哪些潜在利好?
1. 氢燃料布局:海马与丰田合作开发的氢燃料电池MPV计划2024年Q3小批量示范运营,若订单超预期,可能带来主题炒作。

2. 海南自贸港政策:2025年全岛封关后,海马作为本地车企,有望享受关税减免、物流补贴等优惠。
3. 资产剥离预期:公司仍有部分闲置土地与房产,若继续出售,可短期改善现金流。
最后看风险:哪些信号必须警惕?
1. 销量继续下滑:2024年前4月,海马燃油车销量仅2300辆,同比下降35%,若新能源车型无法接力,收入端将再度承压。
2. 退市新规:2024年主板退市标准收紧,若2024年净利润仍为负且营收低于3亿元,可能触发*ST。
3. 股东减持:大股东海马投资集团2023年12月公告拟减持不超过2%,若实施将压制股价。

实战策略:三种资金的不同打法
短线资金:箱体震荡做T
参考过去18个月区间,3.2—3.4元低吸,4.8—5.1元高抛,止损位设3元下方,仓位控制在20%以内。
中线资金:等待氢燃料订单落地
若2024年Q3氢燃料MPV获得政府或企业批量订单(>500辆),可视为中期拐点,目标价看至6—6.5元区间。
长线资金:押注海南政策红利
需满足两大条件:2024年营收重回30亿元以上+新能源车型毛利率转正,否则不宜重仓。长线投资者可每跌10%分批建仓,总仓位不超过5%。
自问自答:散户最关心的五个细节
Q1:海马会不会被借壳?
A:概率低。海南国资委旗下已有海南发展(002163)作为资本运作平台,海马壳价值有限。
Q2:与小鹏的合作彻底结束了吗?
A:代工协议2023年底到期后未续约,但双方仍共享部分供应链资源,不排除未来技术合作。
Q3:氢燃料技术哪来的?
A:丰田第二代Mirai电堆技术授权,海马负责整车集成,目前处于测试阶段。
Q4:为什么机构持仓几乎为零?
A:公募对连续亏损标的配置受限,且海马不在任何主流指数成分股中。
Q5:3元以下是否值得“搏一把”?
A:需预留至少30%资金应对退市风险,若2024年中报营收低于10亿元,应果断止损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