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票除息是什么意思?
上市公司把部分利润以现金形式发给股东,同时把这部分现金从股价里扣除,这个过程就叫除息。

一、除息到底“除”掉了什么?
很多新手看到“除息”两个字就紧张,以为账户里的钱会被“除”走。其实被“除”掉的是股价,而不是你的总资产。
- 每股派息金额:公司公告里写的“每10股派5元”,即每股派0.5元。
- 除息参考价:前一交易日收盘价-每股派息金额。
- 账户总资产:股票市值+现金红利,除息前后几乎不变。
二、除息后股价会跌吗?
理论上会跌,但跌的是“除息缺口”,并非实际亏损。
举例:某股收盘价10元,每股派息0.5元,除息参考价就是9.5元。开盘集合竞价时,系统直接以9.5元为基准撮合成交,所以K线图上会出现一个向下的跳空缺口。这个缺口只是会计处理,不代表市场情绪。
注意:如果当天大盘走强,9.5元也可能被资金迅速拉回甚至涨到10元以上,这叫“填权”;反之继续下跌就叫“贴权”。
三、除息与除权的区别
项目 | 除息 | 除权 |
---|---|---|
派发形式 | 现金红利 | 送股、转增股 |
股价变化 | 直接扣减现金 | 股本扩大,股价同比例下降 |
股东权益 | 现金增加、市值减少 | 股票数量增加、单价降低 |
四、除息流程时间轴
- T-1日(股权登记日):收盘时持有股票即可享分红。
- T日(除息日):开盘价已扣除派息金额,现金红利尚未到账。
- T+1~T+3日:红利现金自动入账,持股时间短的投资者需补缴红利税。
五、红利税怎么扣?
国家按持股时间实行差别化税率:

- ≤1个月:20%
- 1个月~1年:10%
- >1年:免税
举例:你在股权登记日前一周买入,除息后第二天卖出,每股0.5元红利到手只有0.4元,0.1元被券商代扣。
六、为什么有人“抢权”又“逃权”?
抢权:在股权登记日前买入,意图拿到红利。
逃权:除息日当天或次日卖出,担心贴权。
真相:除息本身不产生额外收益,短期交易还要交税,抢权逃权往往得不偿失。长期投资者更关注公司持续分红能力。
七、实战问答:除息日要不要买入?
问:除息当天股价低了,是不是抄底好时机?
答:除息后的低价只是“账面”便宜,估值并未下降。如果公司基本面优秀,除息后快速填权,才是真的“便宜”;若业绩下滑,贴权会让低价更低。

问:派息率越高越好吗?
答:派息率=每股派息/每股收益。超过60%要警惕:公司可能缺乏再投资项目,成长空间有限;低于20%则留存利润多,未来扩张潜力大。选择匹配自身投资风格的派息率更重要。
八、如何查看除息信息?
- 券商APP:个股页面→公司公告→分红派息实施公告。
- 交易所官网:输入代码→最新公告→权益分派。
- 第三方平台:搜索股票代码+“除息日”关键词,可快速获取除息价、派息金额、股权登记日。
九、长线资金如何利用除息?
社保基金、养老基金偏好高股息蓝筹,它们的做法值得借鉴:
- 建立股息率≥3%的股票池。
- 在除息前逢低加仓,除息后若出现贴权,继续分批买入。
- 红利到账后复投,形成“股息再投入”复利效应。
关键:把时间拉长,除息带来的现金回流可以平滑市场波动,降低持仓成本。
十、常见误区提醒
- 误区1:除息等于送钱。实际是利润再分配,不是额外收益。
- 误区2:填权一定发生。市场情绪决定能否填权,没有必然性。
- 误区3:持股一天也能拿全额红利。红利税按持有时间征收,短线交易反而被税“吃掉”部分收益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