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氪怎么样_36氪值得订阅吗

新网编辑 百科栏目 – 科技百科 13

36氪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媒体?

很多初次接触创投圈的人都会被推荐“去看看36氪”。它诞生于2010年,最初是一个专注早期项目报道的博客,如今已成长为覆盖创投、科技、消费、企服、出海等多条赛道的内容平台。与门户网站的“大而全”不同,36氪坚持快讯+深度+数据的三层内容结构,既能在第一时间推送融资快讯,也能用万字长文拆解商业模式。

36氪怎么样_36氪值得订阅吗-第1张图片-俊逸知识馆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6氪的内容矩阵:快讯、深度、数据如何分工?

1. 快讯:融资事件“分钟级”更新

每天早八点前,编辑团队会把前一日晚间到今晨的所有融资、并购、IPO信息整理成简讯,每条控制在120字以内,保证读者在通勤路上就能掌握市场脉搏。

2. 深度:选题“只盯关键变量”

36氪的深度稿件通常聚焦单一赛道或单一公司,例如《蜜雪冰城如何靠2元冰淇淋做到3万家店》《字节跳动的To B七年》,文章会采访创始人、一线员工、竞争对手、供应链等多方角色,用数据+故事还原真相。

3. 数据:用报告说话

氪研究院每月会发布投融资月报、行业白皮书、IPO观察,报告里既有金额、轮次、估值等硬指标,也有创始人背景、投资机构出手次数等软性维度,方便投资人做交叉验证。


36氪的付费产品值不值得买?

目前36氪的付费体系分为三层:

  • VIP会员(199元/年):解锁全部深度文章、专属社群、线下活动优先报名权。
  • 创投库(699元/年):可查询20万+项目、8万+机构、1万+基金的详细信息,支持赛道、轮次、地区、时间多维度筛选。
  • Pro会员(1999元/年):在VIP基础上增加专家电话会议、项目BP点评、投融资对接等高阶服务。

自问:普通读者需要买吗?
自答:如果你只是日常阅读,免费内容已足够;若你是FA、投资人、创业者,创投库和Pro能节省大量信息搜集和对接时间,ROI明显。

36氪怎么样_36氪值得订阅吗-第2张图片-俊逸知识馆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6氪与其他科技媒体有何差异?

维度36氪虎嗅晚点LatePost
更新频率7×24小时快讯工作日深度周更深度
选题倾向早期融资、硬科技商业评论、人物大公司内幕
数据工具创投库

可以看出,36氪更“工具化”,虎嗅更“观点化”,晚点更“故事化”。


真实用户如何评价36氪?

我们收集了三位不同身份用户的反馈:

天使投资人A:每天早8点刷36氪快讯,半小时就能筛出3个可约见的项目。
SaaS创业者B:去年靠氪研究院的《中国企业服务报告》找到精准客户画像,节省了20万元市场调研费。
媒体人C:深度稿的采访对象名单公开透明,方便同行二次验证,这点比某些“匿名信源”媒体靠谱。

如何高效使用36氪?

  1. 设置关键词提醒:在App里订阅“芯片”“AIGC”“出海电商”,系统会把相关融资事件推送给你。
  2. 活用创投库筛项目:输入“Pre-A轮+北京+机器人”,一键导出Excel,再按估值排序。
  3. 参加线下Demo Day:36氪每月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轮流举办,现场能见到20个精选项目+50家机构

未来36氪可能面临哪些挑战?

随着小红书、抖音等内容平台切入创投话题,36氪的流量红利正在被稀释;同时,一级市场降温导致融资事件减少,快讯数量可能下滑。对此,36氪已开始布局视频化、出海报道、二级市场,试图用多元内容对冲单一赛道的波动。

36氪怎么样_36氪值得订阅吗-第3张图片-俊逸知识馆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