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金重工股票值得买吗?
如果只看风电赛道景气度与公司在海工装备上的先发优势,中长期具备配置价值;但短期需警惕原材料价格波动与订单兑现节奏。

一、大金重工是谁?先弄清它的“护城河”
大金重工全称“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”,2000年成立,2010年登陆深交所。公司主业聚焦海上风电塔筒、管桩、导管架,全球市占率约18%,是国内最早拿到欧洲海上风电合格供应商资质的企业之一。
- 产能布局:山东蓬莱、辽宁盘锦、广东阳江三大基地,年产能超80万吨,码头水深条件优越,单件最大可发运直径12米、重2500吨。
- 客户结构:Vestas、Siemens Gamesa、GE、金风、明阳、远景等头部整机厂全覆盖。
- 技术壁垒:拥有国内唯一12MW级全尺寸实验塔,掌握厚板卷制、防腐涂层、大直径法兰一体化锻造等关键工艺。
二、2024年基本面拆解:订单、利润、现金流
1. 订单:海外占比首次过半
截至2024Q1,公司在手订单约68亿元,其中海外订单37亿元,主要来自欧洲北海与韩国海上风电项目。海外订单毛利率比国内高8~10个百分点,且以欧元计价,可对冲部分人民币贬值压力。
2. 利润:吨净利回到历史高位
2023年公司吨净利约680元,2024Q1进一步提升至720元/吨,核心原因是:
- 钢板价格同比下降14%,成本端减压;
- 出口占比提升,海运费回落至疫情前水平;
- 内部推行“灯塔工厂”数字化改造,人工费用率下降2.3个百分点。
3. 现金流:经营现金流首次转正
过去三年大金重工被诟病“增收不增现”,2023年经营现金流净额+4.2亿元,主要得益于:
- 海外客户预付款比例从10%提升至30%;
- 国内业主采用“331”节点付款,缩短账期。
三、未来走势如何?把周期与成长拆开看
1. 周期面:钢价与海风招标节奏
风电塔筒成本中钢板占65%以上,钢价每下跌100元,吨净利可增厚约45元。2024年国内粗钢产量调控延续,钢价大概率维持低位震荡,对盈利友好。

招标节奏方面,2024年国内海上风电新增招标量预计12~14GW,同比持平;欧洲因融资成本下降,北海项目启动加速,带来额外3~4GW出口需求。
2. 成长面:从塔筒到“导管架+浮式”
大金重工正在把产品线向高附加值导管架、浮式基础延伸:
- 导管架单吨价格高出塔筒30%,且竞争格局更优;
- 浮式风电2025年后进入商业化,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或达500亿元,公司已拿到挪威Hywind Tampen项目分包订单,提前卡位。
四、估值:横向对比与DCF测算
当前大金重工PE(TTM)约18倍,低于海缆龙头东方电缆的25倍,高于塔筒老二天顺风能的15倍。若给予2024年20倍PE,对应目标市值260亿元,较现价仍有15%空间。
DCF假设:未来五年收入复合增速18%,永续增长3%,WACC 9.2%,得到每股内在价值38.5元,当前股价34.2元,安全边际约12%。
五、风险清单:别忽视的三件事
- 贸易壁垒:欧盟正讨论对亚洲风电零部件征收反倾销税,若落地,欧洲订单利润或被压缩5~7个百分点。
- 产能消化:同行大金、泰胜、天顺均在扩产,2025年行业总产能或达200万吨,若需求不及预期,价格战风险上升。
- 汇率波动:海外订单以欧元、美元结算,人民币快速升值将侵蚀汇兑收益。
六、投资者常见疑问快答
Q:大金重工和天顺风能谁更有性价比?
A:天顺风能PE更低,但出口占比仅20%,且缺少自有码头,单吨运费高150~200元;大金重工海外订单占比高、盈利弹性大,中长期更优。

Q:浮式风电何时能贡献利润?
A:预计2026年起批量交付,单GW对应导管架+锚链需求约25万吨,若公司市占率维持20%,可带来5亿元级别新增利润。
Q:现在适合建仓吗?
A:短线等待钢价反弹与半年报复盘确认订单交付节奏;中长线可在30~32元区间逢低布局,止损位设28元,目标位40元。
风电行业正处于从补贴驱动到市场驱动的拐点,大金重工凭借海外渠道+码头资源+大兆瓦技术的三重壁垒,有望在行业洗牌中进一步扩大份额。投资者只需盯紧钢价、汇率、招标量三大变量,就能大致判断这只股票的波段节奏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