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鑫集团股票值得买吗?先看清它的商业模式
在回答“易鑫集团股票值得买吗”之前,必须先拆解它的赚钱逻辑。易鑫集团(02858.HK)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金融科技平台之一,业务分三大板块:

- 交易平台业务:撮合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完成购车贷款,按贷款金额抽佣;
- 自营融资业务:以自有资金放贷,赚取息差;
- 增值服务:保险、延保、车后市场分成。
核心护城河在哪里?
易鑫背靠腾讯、京东、易车三大股东,**流量入口天然优势**;同时手握融资租赁牌照,**资金成本低于多数小贷公司**。截至2023年底,平台累计服务超300万购车用户,合作金融机构超过50家,形成网络效应。
易鑫集团股价走势分析:过去五年发生了什么
打开K线,易鑫集团股价从2018年的4.8港元一路跌至2022年的0.8港元,最大回撤超80%。原因可归纳为:
- 行业寒冬:2018-2020年新车销量负增长,叠加疫情冲击,汽车金融渗透率下滑;
- 坏账飙升:自营业务逾期率一度突破4%,计提减值侵蚀利润;
- 政策收紧:《网络小贷管理办法》征求意见稿限制杠杆倍数,市场杀估值。
2023年为何反弹150%?
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二季度:
- 新能源车销量爆发,**易鑫新能源车贷款占比从12%提升至31%**;
- 与比亚迪、特斯拉直营体系合作,**单车贷款额提高20%**;
- 通过ABS出表降低风险资产,**自营业务杠杆从8倍降至4倍**。
财务体检:盈利拐点真的来了吗
看三组关键数据:
指标 | 2021A | 2022A | 2023A |
---|---|---|---|
营收(亿元) | 34.7 | 39.2 | 45.6 |
净利润(亿元) | -2.1 | 0.8 | 3.9 |
90天+逾期率 | 3.8% | 2.4% | 1.9% |
**净利润扭亏为盈的核心是资产质量改善**,而非单纯规模扩张。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42%,释放利润弹性。

未来三大催化剂
1. 新能源车金融渗透率提升
目前新能源车贷款渗透率仅35%,远低于燃油车55%的水平。随着电池成本下降、车型降价,**预计2025年渗透率可达50%**,易鑫作为头部平台直接受益。
2. 二手车金融爆发
中国二手车金融渗透率不足20%,美国为55%。易鑫已接入瓜子、优信等交易平台,**二手车贷款规模年复合增速超40%**。
3. 数据变现
手握300万用户购车数据,易鑫正在测试**车险精准定价模型**,与保险公司分成。该业务毛利率高达80%,可能成为新增长点。
风险清单:哪些情况会打脸
- 宏观风险:若2024年汽车销量增速低于5%,坏账可能反弹;
- 竞争风险:平安银行、招商银行发力车抵贷,利率战压缩息差;
- 政策风险:融资租赁监管细则尚未落地,存在不确定性。
估值测算:还有多少空间
采用分部估值法:
- 交易平台业务:2024年预测净利润2.5亿元,给予25倍PE,对应市值62.5亿港元;
- 自营业务:净资产30亿港元,给予1倍PB,对应市值30亿港元;
- 增值服务:2024年收入5亿元,给予5倍PS,对应市值25亿港元。
合计目标市值117.5亿港元,**较当前股价仍有30%上行空间**。若数据变现业务落地,估值可再提升20%。

实操策略:怎么买
对于港股通投资者:
- 分批建仓:在1.8-2.0港元区间吸纳,跌破1.6港元止损;
- 事件驱动:关注每月15日公布的月度交易量数据,超预期可加仓;
- 对冲工具:买入同时卖出2024年9月到期、行权价1.5港元的认沽期权,降低持仓成本。
自问自答:散户最纠结的四个问题
Q1:现在追高会不会接盘?
A:从资金流向看,**南下资金已连续12个交易日净买入**,但短线涨幅过大,建议等待回调至20日均线(约1.85港元)再介入。
Q2:和灿谷、美利车金融比优势在哪?
A:易鑫的**新能源车贷款占比最高(31% vs 灿谷18%)**,且坏账率最低(1.9% vs 灿谷3.2%)。
Q3:大股东腾讯会不会减持?
A:腾讯最近一次减持发生在2021年,目前持股22.6%,**根据联交所披露易,过去6个月无减持记录**。
Q4:美元加息对融资成本影响多大?
A:易鑫2023年发行的ABS平均利率为4.2%,**若美联储2024年降息50基点,融资成本可下降0.3个百分点**,直接增厚利润约8000万元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