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要做酒店市场调研?
酒店行业看似门槛不高,实则竞争残酷。**不做调研就开店,等于蒙眼跳崖**。调研的价值体现在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精准定位**:知道该做商务型还是度假型,避免同质化
- 定价有据**:了解周边竞品的ADR(平均房价)与Occ(入住率),防止定价过高或过低
- 降低风险**:提前发现区域供给过剩或客源断层,及时调整投资模型
酒店市场调研的五大核心维度
1. 区域宏观环境
先问:**这个城市的旅游业/商务活动到底在增长还是衰退?**
需要抓取的数据:
- 过去三年机场旅客吞吐量、高铁班次增长率
- 大型会展、演唱会、体育赛事排期表
- 写字楼空置率、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名单
工具推荐:民航局《全国机场生产统计公报》、STR Global区域报告、戴德梁行写字楼市场报告。
2. 竞品扫描:从“看得见的对手”到“隐藏的对手”
自问:**除了隔壁那家全季,还有哪些住宿形态在抢我的客人?**
竞品分级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直接竞品:同星级、同商圈、同客源结构的酒店
- 间接竞品:高端民宿、服务式公寓、青旅升级店
- 替代竞品:本地高端洗浴中心(过夜+早餐)、企业协议公寓
抓取数据点:
- 携程/美团近30天可订房量、价格带、用户差评关键词
- 飞猪F3会员权益对比(早餐、延迟退房、免费升级)
- 暗访竞品的RevPAR(每间可售房收入)测算:用携程“订满未来三天”反推入住率
3. 客源结构拆解:谁在住?为什么住?
核心问题:**商务客和休闲客的比例到底是7:3还是3:7?**
实操方法:
- 蹲点高铁站出口,统计商务装与休闲装旅客比例(工作日vs周末)
- 调取美团酒店“企业会员”订单占比(后台可拉)
- 暗访竞品前台,询问“今天团队房有几间?”(团队价通常比散客低15%-25%)
隐藏技巧:用高德地图热力图查看晚8点后写字楼亮灯率,判断商务客源真实活跃度。
4. 供给缺口测算:到底缺什么类型的酒店?
自问:**如果我想做中端精品,这个商圈的“中端”真的饱和了吗?**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计算步骤:
- 统计3公里内中端酒店客房总数(携程筛选条件:300-600元价位)
- 计算区域过夜需求量:机场年旅客量×15%中转过夜率÷365天
- 缺口=需求量-现有供给量×80%(假设行业平均入住率)
案例:昆明长水机场周边2023年过夜需求约1.2万间夜/日,中端酒店实际供给仅8000间,缺口明显。
酒店市场调研报告模板(可直接套用)
模板结构
1. 执行摘要(1页) - 核心结论:建议进入/不进入市场 - 关键数据:目标市场RevPAR、投资回收期测算 2. 区域概况(2页) - 交通:机场/高铁/地铁通达性 - 经济:GDP增速、产业结构(三产占比) 3. 竞品分析(3页) - 表格对比:房价、入住率、点评分、设施亮点 - SWOT:竞品的早餐、健身房、洗衣房痛点 4. 客源画像(2页) - 商务客:企业协议价、平均连住天数 - 休闲客:亲子、情侣、银发族占比 5. 投资建议(2页) - 产品定位:例如“机场商务+中转度假”双轮驱动 - 财务模型:单房造价、GOP率(经营毛利率)敏感性分析
避坑指南:报告常见错误
- 只引用OTA数据:忽略线下旅行社团队客源,导致需求高估
- 混淆“潜在需求”与“有效需求”:某景区年游客1000万,但90%为一日游,过夜需求仅10%
- 忽略政策变量:2024年多地严查“会议型酒店”公款消费,商务客源可能骤降
低成本调研的3个野路子
预算有限时,可以这样操作:
- 外卖数据反推入住率:连续一周统计竞品周边晚10点后外卖订单量,与携程可订房量对比
- 停车场车牌法:工作日早8点记录竞品停车场外省车牌比例,判断商务客源辐射范围
- 闲鱼二手市场:搜索“酒店会员卡代订”,看哪些品牌被频繁转卖(说明协议价泛滥)
最后提醒:**调研不是一次性动作**。建议每季度更新一次竞品ADR,每半年重新评估区域供给。当发现某商圈中端酒店连续3个月RevPAR下滑超过10%时,就要警惕是否出现了“供给踩踏”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