驻村工作民情日记,在田间地头书写民生故事,驻村工作民情日记(多篇)

admin 日记 4

清晨的阳光洒在田间小路上,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,我站在驻村工作的田间地头,望着远处的水田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,这是我驻村工作的第三天,每天清晨,我都会在这里整理一下工作思路,准备一天的走访。

我决定深入农户,倾听村民的心声,我选择了李大爷家,因为他的院子不大,但收拾得干干净净,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,证明他家在村里多次获得“文明家庭”称号,我敲响了门,李大爷正在院子里修剪花花草草,看到我来,他笑着问:“小李来了?今天有啥事儿吗?”

“今天是来走访的,”我微笑着回答, “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?”

李大爷愣了一下,随即露出了笑容:“小李啊,你这人挺实在的,家里有啥活儿,尽管说,我这老了,腿脚也不利索了,得请教你。”

我连忙点头,开始帮他整理院子,李大爷的院子虽然不大,但整洁有序,院中有一棵老槐树,树下摆着一张方桌,桌上放着几个水果和一杯茶,我看着这些,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,也常在院子里乘凉、写作业,这种熟悉的场景让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意。

“李大爷,你家最近可好?孩子上学怎么样?我听说你儿子在镇上工作,经常回来吗?”

李大爷摇摇头:“我儿子在镇上工作,但回来得不怎么频繁,他总是说工作忙,没时间回来,我担心他累着了。”

我坐在李大爷的方凳上,看着他布满皱纹的脸,李大爷的儿媳王女士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,总是操劳家务,王女士说:“李大爷,您别担心,我这人比较实在,多帮您做点家务,您不就轻松了吗?”

我看着王女士忙碌的身影,突然意识到,这些看似平常的话语背后,是李大爷多年来默默承受的困难,他的儿子在外地上大学,父母年迈,妻子操劳家务,生活看似平静,却暗流涌动。

“李大爷,我听说你家在前些日子修了水渠,方便了庄稼生长,这是不是让你家的收入增加了?”

李大爷摇摇头:“修水渠是政府给的补贴,我也没啥额外收入,我就是想让庄稼长得好,能多产点粮食。”

我突然意识到,李大爷的生活中,最珍贵的不是物质上的富足,而是与家人团聚的温暖,他告诉我,以前他和老伴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劳作,现在老伴走了,他一个人也能坚持下来,但心里总是空落落的。

“李大爷,我送你到地里去吧,你今天辛辛苦苦地干了一上午,该休息休息了。”

李大爷摆摆手:“不用不用,你来帮忙吧,你这人挺能干的,能帮上忙。”

我看着李大爷佝偻的背影,突然意识到,这就是中国农村最朴实的温情,李大爷的家,就像一盏温暖的灯,照亮了我工作的方向。

在与村民的互动中,我逐渐发现,驻村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走访,更是一次次与村民心灵的对话,每一个笑容,每一声谢谢,都让我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深意,我开始明白,驻村工作不是在做任务,而是在书写一份份民生的故事,记录着普通人在乡村振兴中的心路历程。

通过这次走访,我不仅了解了李大爷的生活,也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生活道理,或许,这就是驻村工作的魅力所在——在田间地头,用脚步丈量民生,用心灵感受民情。

标签: 驻村工作民情日记驻村工作民情日记(多篇)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