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v固态硬盘怎么样?先弄清它的身世
ov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老牌”存储厂商,而是深圳一家专注OEM/ODM的存储方案公司,产品主要面向整机厂、网吧、电竞酒店等批量采购场景。市面上能买到的零售盒装,大多来自渠道拆机或二次封装,因此型号杂、固件版本多是常态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主控与颗粒:决定寿命与速度的核心
拆开市面常见的OV SSD,能看到三种主流组合:
- SM2258XT + Intel 256Gb 32L TLC:多见于256 GB/512 GB容量,跑分中规中矩,优点是温度低。
- Maxiotek MAS0902 + 长江存储128层TLC:新批次常见,顺序读写可到3500/3000 MB/s,属于PCIe3.0里偏上的水平。
- Realtek RTS5733 + QLC:低价1 TB型号常用,跑分好看,但持续写入掉速明显。
因此,“ov固态硬盘怎么样”得先看是哪一批次的主控与颗粒,不同批次体验差距可达30%以上。
性能实测:跑分、缓外、温度一次说清
1. CrystalDiskMark 8 空盘成绩
顺序读写:3552 MB/s / 3031 MB/s 4K随机:65 MB/s / 215 MB/s
成绩接近三星970 EVO Plus,但空盘才有这种表现。
2. 缓外写入测试
使用HDTune写入200 GB文件,SLC缓存大约48 GB,出缓后速度掉到600 MB/s左右,属于同价位主流水平。
3. 满载温度
裸条在25 ℃室温下,持续写入10分钟,主控温度最高72 ℃,没有掉速,但建议加装散热片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ov固态硬盘值得买吗?场景对号入座
适合买的人群
- 预算300元以内,想给老笔记本升级SATA或NVMe,只求比机械盘快。
- 网吧/电竞酒店批量装机,追求低价且能接受店保。
- 轻度游戏+日常办公,写入量每天不超过20 GB。
不建议买的人群
- 视频剪辑、渲染工作站:缓外速度一般,长时间高负载会掉速。
- 追求长质保:零售渠道只有3年店保,官方不给个人送保。
- 数据敏感用户:固件更新渠道不透明,掉盘案例偶有反馈。
价格与竞品对比:同价位还有谁?
型号 | 容量 | 主控+颗粒 | 价格 | 店保 |
---|---|---|---|---|
OV M.2 NVMe | 512 GB | MAS0902+长江存储TLC | ¥229 | 3年 |
金百达KP230 | 512 GB | SM2263XT+美光QLC | ¥239 | 5年 |
铠侠RC20 | 500 GB | TC58NC1202+铠侠原厂TLC | ¥279 | 5年官方保 |
结论:ov在绝对价格上最低,但质保与品牌力明显弱于铠侠。
常见疑问快问快答
Q:ov固态硬盘会掉盘吗?
A:早期SM2258XT批次在AMD X370主板上出现过掉盘,更新固件后改善;新批次目前反馈稳定。
Q:能否自己刷固件?
A:官方不提供公开固件,需找经销商要“开卡工具”,普通用户操作风险高。
Q:512 GB实际可用多少?
A:NTFS格式化后约476 GB,属于正常OP预留。
购买与验机指南:三步避坑
- 看外包装SN码:与SSD标签必须一致,避免二手翻新。
- 用smartmontool读SMART:通电次数<3、写入量<10 GB为全新。
- 跑HDTune全盘写入:确认无坏块,曲线平稳。
写在最后
ov固态硬盘在极限低价与尚可的性能之间找到了平衡,适合“能用就行”的场景。若你对售后、品牌、长期稳定性有更高要求,加几十元选铠侠、西数会更省心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