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作到底看什么?先问自己三个问题
很多人拿到一篇文字,第一反应是“好不好看”,却忽略了**写作的本质是信息传递**。真正会看写作的人,先问:

- 作者想解决谁的什么问题?
- 他用了哪些**结构**让信息更易读?
- 如果我来写,会删掉哪句、替换哪个词?
看结构:骨架决定阅读体验
写作技巧的第一层是**结构感**。把文章想象成一栋房子:
- 地基:核心观点——一句话能说清,绝不拖到两句。
- 梁柱:段落主题句——每段开头用黑体或加粗句点明要点,读者扫一眼就能抓住逻辑。
- 门窗:过渡句——“然而”“更关键的是”这类词像门窗,让思路透气。
自问:如果删掉所有修饰,骨架还能站得住吗?站得住,才算合格。
看语言:细节里的情绪密码
写作技巧的第二层是**语言颗粒度**。高手与普通人的区别,在于是否把“形容词”换成“可感知的细节”。
举例:
普通写法:天气很热。
进阶写法:柏油马路踩上去像橡皮糖,鞋底被轻轻黏住。

自问:我能否用**一个动作或一个比喻**替代三个形容词?
看节奏:长短句的呼吸感
写作技巧的第三层是**节奏控制**。长句负责铺陈,短句负责击打。
示范:
“他站在雨里,西装湿透,头发贴在额前,像被世界遗忘的雕像。然后,他笑了。”
自问:我的文字读起来,是否像心跳一样有起伏?

看可信度:事实与观点的比例
写作技巧的第四层是**证据链**。观点再锋利,没有事实支撑就是自嗨。
排列式检查:
- 每个观点后面,有没有**数据、案例、引用**?
- 数据是否来自**近五年**的权威报告?
- 案例是否包含**时间、地点、人物**三要素?
自问:如果读者质疑我,我能否在十秒内甩出证据?
看修改:好文章是改出来的
写作技巧的第五层是**删除力**。海明威说:“第一稿都是垃圾。”
修改清单:
- 删掉所有**“我觉得”“似乎”**这类模糊词。
- 把被动语态改为主动语态。
- 朗读全文,凡读到打磕巴的地方,立刻重写。
自问:如果只能保留**一半字数**,我会留下哪一半?
看写作的最终标准:读者行动
写作技巧的最高层是**结果导向**。无论文笔多美,如果读者看完没有任何行动,就是失败。
检验方法:
- 文章结尾是否有一句**明确的行动指令**?
- 读者能否在**十秒内复述**文章的核心?
- 评论区是否出现“我马上去试试”这类反馈?
自问:我写这段文字,希望读者下一秒做什么?
写作技巧有哪些?一张速查表
把上述五层技巧浓缩成一张A4纸,贴在书桌前:
1. 结构:一句话核心+主题句+过渡 2. 语言:细节替代形容词 3. 节奏:长句≤20字,短句≤10字交替 4. 证据:每个观点配一个事实 5. 修改:朗读三遍,删30%字数
最后一步:用别人的文章练手
找一篇十万+的爆款,打印出来,用红笔完成以下动作:
- 圈出所有**过渡词**。
- 划出**最长**和**最短**的句子,分析为什么这样安排。
- 在页边空白处,用十个字总结每段大意。
做完这三步,你会突然发现:**如何看写作,其实就是如何拆解写作**。拆得越多,自己下笔时就越有底气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