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为什么近期“高德红外”频频登上热搜?
过去两周,**“高德红外”**在雪球、东方财富、同花顺等平台的搜索量环比暴涨,核心原因有三点:

- 军工订单集中披露:5月8日公司公告签订某型红外热像仪批产合同,金额约7.8亿元,占去年营收的18%;
- 一季报超预期:营收同比增长,净利润增速由负转正,毛利率提升;
- 机构调研密集:4月以来已有78家机构调研,创三年新高。
二、高德红外股票还能买吗?先看估值水位
截至6月12日收盘,高德红外动态PE约42倍,处于**近五年估值中枢偏上**位置,但低于军工电子板块平均PE。横向对比:
- 睿创微纳:动态PE 58倍;
- 久之洋:动态PE 65倍;
- 大立科技:亏损。
结论:**估值不算便宜,但在军工赛道里具备性价比**。
三、未来走势的三大核心变量
1. 军品订单节奏
公司军品收入占比超七成,订单节奏决定业绩弹性。2024年军改进入“十四五”中期调整,**红外夜视装备升级需求确定性强**。若下半年再签大单,股价有望二次突破。
2. 民品放量速度
车载红外、工业测温、户外夜视三大民品线已切入比亚迪、海康威视供应链。券商预计2025年民品收入占比将升至30%,**毛利率高于军品,可平滑订单周期波动**。
3. 技术迭代红利
公司8μm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已量产,**成本较12μm下降40%**,在民用市场具备碾压优势。若明年推出6μm产品,将打开千亿级安防替代空间。

四、技术面:关键位置在哪?
从周线看,股价自2023年10月启动以来形成**“上升三角形”**,上边沿8.9元,下边沿7.2元。6月7日放量突破8.5元后回踩确认,**短期支撑8.2元,压力9.3元**。若放量站稳9.3元,将打开10.5元空间。
五、散户最关心的五个问题
Q1:大股东减持风险大吗?
2023年12月黄立董事长减持1.2%股份,用途为**“偿还质押贷款”**,目前质押率已降至38%,后续减持压力可控。
Q2:存货高企是否隐藏风险?
一季报存货15.7亿元,同比增加32%,但**其中70%为已签订合同的原材料**,属于“订单式备货”,并非滞销。
Q3:汇率波动影响多大?
公司出口占比不足5%,且**远期结汇锁定80%汇率风险**,人民币贬值反而利好。
Q4:定增项目进展如何?
2023年定增募资20亿元用于“红外探测器芯片产业化”,目前厂房已封顶,**预计2025年Q2投产**,达产后年增净利润4.5亿元。

Q5:与同业比竞争力在哪?
全产业链布局**:从芯片、探测器到整机的唯一民营军工标的,**成本比国企低15%-20%**。
六、机构最新观点汇总
券商 | 评级 | 目标价 | 核心逻辑 |
---|---|---|---|
中信证券 | 买入 | 11.5元 | 军品订单超预期+民品放量 |
国泰君安 | 增持 | 10.8元 | 技术领先性带来估值溢价 |
天风证券 | 持有 | 9.6元 | 短期涨幅已反映利好 |
七、实战策略:三种资金对应三种打法
- 短线资金:8.2-8.4元区间低吸,止损位7.9元,目标9.3元;
- 中线资金:逢回调至7.8-8元加仓,持有至2024年三季报验证民品增速;
- 长线资金:忽略波动,2025年定增产能释放前底仓不动,**目标价15元**。
八、风险提示
需警惕三点:军品订单延迟、民品价格战、新品研发不及预期。若出现上述任一信号,需动态调整仓位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