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估值是买卖股票前必须搞懂的核心?
估值解决的根本问题是:这只股票到底值多少钱?如果不知道内在价值,任何买入或卖出决策都只是在赌情绪。下面用问答形式拆解常见困惑。

股票估值怎么计算?——三大思路一次说清
1. 绝对估值:把未来现金流“折”回今天
核心公式:企业价值=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值之和
- 步骤一:预测未来5~10年的自由现金流(FCF)。
- 步骤二:确定折现率(通常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)。
- 步骤三:计算终值并折现。
- 步骤四:将股权价值除以总股本,得到每股内在价值。
自问自答:折现率到底取多少?
答:A股稳健蓝筹常用8%~10%,高波动行业可上调至12%~15%。
2. 相对估值:用市场“比价”快速定位
最常用指标:市盈率PE、市净率PB、EV/EBITDA
- PE=股价÷每股收益,适合盈利稳定的公司。
- PB=股价÷每股净资产,适合银行、地产等重资产行业。
- EV/EBITDA剔除资本结构差异,适合并购场景。
自问自答:PE多少算便宜?
答:与自身历史区间比,低于30%分位可算低估;同时与行业平均比,低于行业中值20%以上更具安全边际。
3. 资产基础法:把公司拆了卖值多少钱
适用场景:破产重整、资源型企业、持有大量土地或矿权的标的。

关键动作:
- 重估土地、矿产、房产等市场价格。
- 扣除负债与少数股东权益。
- 得到净资产重估价值,再除以股本。
自问自答:为什么很多地产股破净仍跌跌不休?
答:市场担忧存货跌价、负债率高,资产重估价值无法快速变现。
股票估值有哪些方法?——九种武器对照表
| 方法 | 核心输入 | 适用行业 | 致命缺陷 |
|---|---|---|---|
| DCF现金流折现 | 未来现金流、折现率 | 消费、医药、互联网 | 假设敏感,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|
| DDM股利折现 | 未来分红、永续增长 | 公用事业、高股息蓝筹 | 分红政策不稳定就失效 |
| PE市盈率 | 净利润、股价 | 盈利稳定公司 | 亏损企业无法使用 |
| PEG | PE与盈利增速比值 | 成长股 | 增速预测误差极大 |
| PB市净率 | 净资产、股价 | 银行、钢铁、地产 | 轻资产公司PB虚高 |
| EV/EBITDA | 企业价值、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| 资本密集型、并购标的 | 折旧政策差异扭曲比较 |
| PS市销率 | 营收、股价 | 早期亏损科技公司 | 高营收低毛利陷阱 |
| RNAV净资产重估 | 资产市场价、负债 | 地产、资源 | 流动性折价难以量化 |
| SOTP分部加总 | 各业务板块估值 | 多元化集团 | 协同效应被忽视 |
实战案例:用三种方法给某白酒龙头估值
步骤A:DCF快速版
假设未来五年自由现金流年均增长12%,第六年起永续增长3%,WACC取9%。
计算结果:每股内在价值≈180元。
步骤B:相对估值
当前股价对应PE-TTM为28倍,行业中值32倍,历史五年区间25~45倍。
结论:相对行业折价12%,相对自身历史处于30%分位,具备安全边际。
步骤C:资产基础法
基酒库存按市场价重估增值200亿元,扣除有息负债后每股重估净资产约150元。
提示:资产法给出的是底线,而非成长溢价。

常见误区与纠偏
误区1:只看PE高低就抄底
答:PE低可能反映盈利即将断崖,需结合行业景气度、公司竞争格局综合判断。
误区2:DCF折现率拍脑袋
答:可用CAPM模型:无风险利率+β×市场风险溢价,至少让数字来源可追溯。
误区3:把券商目标价当真理
答:拆解其假设,看现金流增速、永续增长、折现率是否过于乐观。
如何自己动手做一份简易估值?
- 下载公司近五年财报,整理自由现金流。
- 在Excel里输入三阶段DCF模板,调整增速与折现率做敏感性分析。
- 同步列出PE、PB、EV/EBITDA十年分位,画出估值通道。
- 设定买入价=保守估值×0.8,卖出价=乐观估值×1.2。
- 每季度更新数据,动态修正。
进阶:把估值与交易纪律结合
估值给出的是“锚”,交易还需考虑:
- 仓位管理:低估时分批买,高估时分批卖,单次不超过总仓位的10%。
- 催化剂跟踪:业绩拐点、政策松绑、新产品上市都可能提前兑现估值。
- 止损规则:若基本面恶化导致估值假设失效,及时认错离场。
写在最后
股票估值没有标准答案,却有可验证的逻辑。把DCF的严谨、相对估值的灵活、资产法的底线思维结合起来,就能在波动的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“定价权”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