亿航智能(NASDAQ: EH)自2019年登陆美股以来,始终是低空经济赛道里最具话题性的标的之一。本文围绕“亿航股票值得买吗”与“亿航智能股价走势分析”这两个高频搜索词,拆解投资者最关心的十个细节,用自问自答的方式给出可落地的思考框架。

亿航智能到底是做什么的?
一句话概括:它是全球首家拿到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(AAV)型号合格证的中国公司。核心产品EH216-S可搭载两名乘客,无需飞行员,航程35公里,最大时速130公里。除了空中出租车,它还布局了物流、消防、应急指挥等场景。
---亿航股票值得买吗?先看三张表
1. 收入结构:谁在贡献现金流?
- 2023年Q3营收4,260万元,同比增长248%,其中空中交通解决方案占比83%,其余来自智慧城市管理与空中媒体。
- 毛利率从2022年的-12%转正至29.8%,主要得益于EH216-S规模化交付。
2. 订单能见度:未来两年有多少“面包”?
- 截至2024年3月,在手订单1,130架,对应合同金额约18亿元人民币。
- 深圳、广州、合肥三地政府已签署试点运营协议,预计2025年起每年新增200架以上采购。
3. 现金安全垫:会不会突然“断血”?
- 账面现金及等价物6.3亿元,按季度经营现金流出8,000万元计算,可支撑7-8个季度。
- 2024年4月完成定向增发,净募资4.5亿元,进一步延长跑道。
亿航智能股价走势分析:过去四年发生了什么?
2019-2020:概念溢价期
上市首日暴涨近100%,市值一度突破100亿美元。彼时市场把eVTOL(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)对标特斯拉早期,给予极高PS估值。
2021-2022:估值杀与政策真空
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,无收入公司遭遇戴维斯双杀;叠加中国低空政策迟迟未落地,股价从高点回撤92%。
2023-2024:基本面拐点
2023年10月,中国民航局颁发全球首张载人eVTOL生产许可证;同年12月,EH216-S获颁标准适航证。消息刺激下,股价三个月内最高涨幅580%。
---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?五个关键变量
变量一:适航证全球互认进度
目前仅中国认可EH216-S适航证,若2025年前能与FAA或EASA达成双边互认,潜在市场将扩容5倍。

变量二:单机成本下降曲线
当前EH216-S售价约200万元,电池占成本40%。亿航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的凝聚态电池若量产,有望把单机成本压到120万元,毛利率提升至45%以上。
变量三:低空航线审批密度
中国已规划3,000条低空航线,但2024年仅开放120条。若2026年开放比例达到30%,亿航的飞行小时数将指数级增长。
变量四:竞争对手节奏
Joby、Archer等美国公司计划2025年商业化,但受制于FAA更严苛的适航条款;国内对手峰飞航空尚未拿到载人适航证。亿航拥有18个月先发窗口。
变量五:政策补贴力度
深圳市已出台每架eVTOL100万元运营补贴,若北上广深杭同步跟进,亿航2025年净利润可能直接转正。
---技术面:股价处于什么阶段?
截至2024年6月,亿航股价运行在15-18美元区间震荡,对应市值10-12亿美元。

- 50日均线与200日均线形成金叉,但成交量持续萎缩,显示资金观望情绪浓厚。
- RSI指标52,既未超买也未超卖,等待新的催化事件。
机构怎么看?多空分歧点在哪
多头逻辑
- 全球唯一量产载人eVTOL,稀缺性溢价。
- 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2030年预计达2万亿元,亿航市占率有望超30%。
- 2026年盈亏平衡后,给予15倍PS,对应股价45美元。
空头逻辑
- 商业化场景单一,目前90%收入依赖政府示范采购。
- 电池技术迭代风险,若固态电池2027年才成熟,现有机队面临减值。
- 美股中概股流动性折价,估值难回到2021年高点。
散户如何制定交易策略?
短线玩家
关注每月10日公布的国内低空航线批复数量,若单月新增超过20条,可博弈5-8%波动。
中线配置
等待2024年Q4财报确认EH216-S交付量突破200架,届时若毛利率稳定在30%以上,可建仓并持有至2025年政策补贴细则落地。
长线信仰者
采用阶梯式建仓:股价每回调15%加仓一次,总仓位不超过组合的10%,以防技术路线黑天鹅。
---最后的灵魂拷问:如果只能看一个指标,选什么?
选“飞行小时数”。它同时反映了政策开放度、运营安全记录与客户付费意愿。当亿航单季度飞行小时数突破10万小时时,大概率意味着商业模式跑通,届时再讨论估值高低才有意义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